一份由美國制藥行業(yè)貿易組織委托并經路透社審閱的報告顯示,美國若對藥品進口征收 25% 的關稅,將使美國藥品成本每年增加近 510 億美元;如果將這筆費用轉嫁給消費者,美國藥品價格將最多上漲 12.9%。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Ernst & Young)進行的這項分析發(fā)現,2023 年美國進口了價值 2030 億美元的藥品,其中 73% 來自歐洲,主要是愛爾蘭、德國和瑞士。同年,美國成品藥的總銷售額為 3930 億美元。

報告:制藥業(yè)關稅將使美國藥品成本每年增加510億美元  第1張

  這份日期為 4 月 22 日的報告尚未公開,它是由美國主要的制藥行業(yè)游說團體 —— 美國藥品研究與制造商協會(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nd Manufacturers of America,PhRMA)委托撰寫的。該協會的成員包括安進公司(Amgen)、百時美施貴寶公司(Bristol Myers Squibb)、禮來公司(Eli Lilly)和輝瑞公司(Pfizer)等。

  美國藥品研究與制造商協會沒有立即回復置評請求。該組織認為,關稅會破壞為促進國內制造業(yè)發(fā)展所做的努力,而促進國內制造業(yè)發(fā)展是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目標之一。

  由于潛在危害,藥品長期以來一直未被卷入貿易戰(zhàn),但特朗普多次威脅要對藥品進口征收 25% 的關稅。

  上周,特朗普政府以對依賴外國藥品生產存在國家安全擔憂為由,宣布對藥品進口展開調查。

  作為美國商務部主導的調查的一部分,此舉引發(fā)了為期 21 天的公眾意見征詢期。

  盛德國際律師事務所(Sidley Austin)的貿易律師泰德?墨菲表示,制藥商們認為這次調查是一個向政府表明高關稅會阻礙他們迅速擴大美國國內生產的努力的機會,同時也是提出替代方案的契機。墨菲所在的律所正在為企業(yè)就向商務部提交的材料提供建議。

  制藥商們還游說特朗普分階段實施對進口藥品的關稅,希望以此減輕關稅帶來的沖擊。

  周四,瑞士制藥商羅氏公司(Roche)表示,它正在通過直接談判向美國政府申請進口關稅豁免,理由是該公司運往美國的產品與其出口的美國制造的藥品和診斷產品相互抵消。

  報告稱,生產成本只是影響新藥價格的一個因素,目前尚不清楚對進口中間投入品或進口成品征收的關稅會在多大程度上轉嫁給消費者。

  對進口成品征收的關稅可能會由支付關稅的批發(fā)或零售分銷商轉嫁給消費者。

  但如果關稅通過提高國內銷售價格完全轉嫁給消費者,安永估計美國藥品價格可能會上漲高達 12.9%。

  2023 年,大約 30% 的藥品進口是用于美國國內生產的原料,這些原料隨后被出口或在美國國內銷售。

  報告稱,對這些原料征收關稅將使國內生產成本提高 4.1%,并降低美國制造藥品的全球競爭力。

  美國大約 25% 的藥品產量用于出口,2023 年出口總額達 1010 億美元。安永表示,如果更高的投入成本削弱了外國對美國藥品的需求,該行業(yè) 49 萬個與出口相關的工作崗位中有一部分可能面臨風險。

  該報告沒有包括可能出現的報復性關稅的影響。而報復性關稅對美國生產商的經濟影響將更為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