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巴菲特2025年股東大會重磅來襲
新浪財經(jīng)北美站康路
“你只需要富有一次。”這是價值投資人莫尼什·帕伯萊(Mohnish?Pabrai)在內(nèi)布拉斯加大學經(jīng)濟學助理教授?Jane?Liu?的對談中,分享了自己關(guān)于“價值、愿景與波動”的長期投資哲學。Pabrai以充滿自嘲的語氣講述了投資生涯中的一些“愚蠢操作”,例如過早賣出法拉利的股份,錯失超過五倍漲幅。他坦言,這類錯誤屢見不鮮,但投資成功往往取決于極少數(shù)幾次正確決策——正如他引用巴菲特的話:“我們的滿意業(yè)績來自于大約一小部分真正正確的決策。”
莫尼什·帕伯萊曾經(jīng)在2007年與蓋伊·斯皮爾聯(lián)合以65萬美元的價格成功拍下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此后和芒格結(jié)下深厚友誼,并效仿巴菲特進行價值投資實踐并成為價值投資的布道者。
Pabrai指出,投資成功的秘訣從不是頻繁交易或精準擇時,而是抓住極少數(shù)極具確定性的機會。他以巴菲特和伯克希爾·哈撒韋為例,從1965年至2022年間,伯克希爾做出了300多個關(guān)鍵投資與收購決策,但巴菲特自己曾說,“真正決定成敗的不過是其中的十幾次。”其中包括大家熟知的可口可樂、蘋果、美國運通、See’s?Candies、GEICO、BNSF鐵路、MidAmerican能源、吉列、《華盛頓郵報》、Capital?Cities/ABC?和?National?Indemnity?Company等,這些企業(yè)長期為伯克希爾帶來了復利增長的“復合引擎”。
問及“如何尋找投資機會”特別在AI時代是否改變篩選方法時,Pabrai對新浪財經(jīng)提到了巴菲特早年的一個細節(jié):他曾在賽馬場撿拾人們丟棄的舊投注單,只為查找是否有遺漏的中獎票。這種一張張翻找、一無所獲卻仍堅持的習慣,其實后來也體現(xiàn)在他投資初期閱讀Moody’s手冊的方式——逐頁瀏覽、一家公司一家公司地研究,哪怕1500頁中只有六七家值得投資的企業(yè),也毫不厭倦。Pabrai提到在AI時代,巴菲特依然采用這種最下苦功的方式進行篩選。
他自己也做過類似的事情,例如他長期閱讀《日本公司年鑒》(Japan?Company?Handbook),一本每頁展示兩家企業(yè)信息的英文資料。他第一次注意到這本書是在2012年造訪巴菲特辦公室時,對方正在翻閱,他隨即也開始一頁頁翻讀,并且多次通讀整本。他回憶說,巴菲特幾年前投資五大商社堪稱頂級,就是靠這種方式,一頁頁翻頁篩選出最強的五家公司,過程幾乎就是翻垃圾堆找黃金。Pabrai強調(diào),真正的價值投資人不怕苦、不怕繁瑣,愿意從表面不起眼的地方挖掘機會,并且愿意反復做同一件事,直到發(fā)現(xiàn)價值。
Pabrai同時提及,從某種程度上說,小霸王品牌締造者,步步高創(chuàng)始人,vivo和OPPO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段永平也習得了這種方式。段永平曾經(jīng)表示,自己給高管們開會只用10分鐘,就是告訴他們,欲速不達,快就是慢,慢就是快。
發(fā)表評論
2025-05-03 18:42:45回復
2025-05-03 17:08:13回復
2025-05-03 19:06:51回復
2025-05-03 11:31:01回復
2025-05-03 12:49:34回復